4月26日,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上汽集团”)与上海机场(集团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上海机场集团”)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。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、出行服务、汽车销售等领域推动深层次合作,强强联合、互利共赢,携手推动绿色机场建设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战略签约中,燃料电池汽车将是双方重要的合作内容之一。双方将探索使用氢燃料电池车作为通用车辆、旅客摆渡车,以及地面服务、场道维护、机务保障等其它用途的专业车辆,双方还将联合探索建设加氢站、充电桩、充电站及快速充电桩网络等基础设施。这也是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发布后,首个关于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方面的合作。
实际上,在最新的补贴政策中,对待燃料电池车的做法不禁让人看到了2009年“十城千辆”的影子。对待燃料电池汽车,最新补贴政策中是这样描述的:将当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,调整为选择有基础、有积极性、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,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,中央财政将采取“以奖代补”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(有关通知另行发布)。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,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,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,形成布局合理、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先开展试点,给政策支持,而后再大规模推广,这与初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路径何其一致。
虽然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没有大规模推广,但是国内已经形成了几大产业集群,华东(上海)、华北(京津冀)、华南(佛山-云浮)、华中(武汉)和西南(成都)5大氢能产业集群是成长较快的区域,在这些区域内具有先发优势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有望抢占先机。
今年4月23日,上海市发改委表示,在国家关于氢燃料汽车产业优质区域政策的扶持下,上海2020年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加快突破,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在物流等公共领域增加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线,年内计划新建5座加氢站,同步研究加氢站布局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。从这个表态来看,上海市就是要把自己打造成具备氢燃料汽车产业优先发展的区域。或许上海已经开始申报试点城市了。
在几大国有大型汽车集团里,上汽集团也是率先开展燃料电池研发的企业,截至目前,上汽在国内9个城市率先实现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和商用车产品的商业化运营,上汽大通FCV80燃料电池宽体轻客、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、申沃燃料电池客车,运行总里程已达数百万公里。
2019年,上汽“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”荣获“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”特等奖,旗下捷氢科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燃料电池系统PROME P390,关键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。2020年3月,捷氢科技燃料电池项目正式开工,一期产能将达12000台套。
事实上,近一年多来,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不断的受政策关注,加氢站建设获突出强调:2019年氢燃料电池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,2020年氢能被纳入《能源法》征求意见稿。地方政府从初始设备投资和加氢量两方面给予补贴,运营市场多方入局,包括老牌加氢站建设与运营企业、上游气体及加氢设备企业、燃料电池系统企业等。
姓名: | |
职务: |
|
地址: |
|
传真: |
|
电话: |
|
Email: |
|
邮编: | |
留言: | |
验证码: | |